大众日报:打掉融资难融资贵这个拦路虎

  • 发布者:scfzb  2016-12-21 阅读次数:1879 【字体: 】  【关闭

“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拦路虎。”这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的论断。
  一个事实是,我国的居民储蓄率高居世界之首,货币存量与名义GDP之比高达近200%。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不是缺钱,而是融资结构投资结构严重不匹配。从根子上解决这一问题,突破口在金融体制改革。
  山东同样面临这个局面。发轫于2013年8月的山东金融改革,正是以此为重要着眼点。三年多来,通过改善供给、发展普惠金融、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举措,打掉融资难、融资贵这个拦路虎,资金供给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各路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畅大河 挖小渠
  如果把实体经济比作海洋,那么为海洋中众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组织,可视为汇入其中的一条条河流。
  当前,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主要还是银行这条“干流”,且大多流向大企业、大项目,“三农”、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领域,得到的滋养甚少。为这些领域融资去除梗阻、畅通渠道,是山东金改的一个着力点。
  缺乏符合信贷要求的抵质押物,是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我省为此作了许多探索,通过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林权、知识产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让更多的“水源”流向薄弱环节。
  11月2日,武城县四女寺镇孙李庄社区村民孙国魁以承包的6.83亩土地作为抵押,获得授信3.4万元。“土地经营权‘变现’,贷的款多了,利息还降了1厘。”他说。“两权”抵押贷款,是今年我省在武城、平度等13个县(市、区)开展的创新试点工作,至10月底已完成流转交易2886笔、涉及资金10.6亿元。
  严重依赖于互相担保,缺少其他有效的增信方式,是制约企业融资的另一重要因素。山东的解决之道,是政(府)银(行)保(险)联手,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为融资者提供信用增级,实现“无抵押、无担保”融资。
  山东御达祥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董事长杨树军告诉记者,通过寿光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项目,公司每年能申请到200万元贷款。项目负责人邵斐介绍,这个项目由政府财政和贷款户共同出资建立贷款保证基金,出险时先由基金赔付,不足部分由保险公司与银行共担。试点以来,已累计提供贷款9945万元,保费182万元。
  破解融资难题,不仅需要银行这样的“大江大河”发挥好作用,还要挖好一条条“小渠”,让蕴藏于民间、暗流涌动的社会资本如涓涓细流不断流入大海。可喜的是,通过三年探索,“小渠”越来越多,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民间融资机构为代表的“草根”金融方兴未艾。
  截至今年6月,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已达423家,2013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500亿元,90%以上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全省融资担保机构达402家,担保余额超千亿元。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是山东的又一创举。作为全国唯一试点省份,截至10月,全省已有201家农民合作社取得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资格,累计发生业务1442笔,金额5199.5万元。
  对于社会资本,既要挖渠,也要筑牢堤坝、规其流向。2013年10月我省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配套文件,成立专业协会,各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实现了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至今年6月,我省已开业民间融资机构485家。 
  “干流”畅通无阻,“小渠”竞相奔流。融资渠道多了,融资成本就降下来了。到今年6月,全省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为2012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巧引导 强带动
  银行和民间投资意愿不强,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一大桎梏。要激活投资,需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充分发挥作用。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显现山东在这一问题上的匠心独运。
  2014年底,我省在全国较早出台意见,确定自2015年至2017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中,每年拿出30%左右设立省级政府引导基金,之后陆续配套11项具体制度,走在了全国前列。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促进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山东产业投资领域,是这一做法的要义。以省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为例,总规模2亿元,省财政出资5000万元,剩余1.5亿元由威海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山东机场和中泰资本出资,财政资金放大了4倍。
  意义其实远不止于此。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监事会主席邵成奎算了一笔账:引导基金本身按照1:4的比例放大,再通过投贷联动,又可以吸引5-10倍的信贷资本。他介绍,在齐鲁股交挂牌的企业获得基金投资后,许多银行开始主动对接,一些银行还为企业建立了数据库。
  为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我省规定,投资期内第一年投资进度超过年均水平的基金,除给予已有政策激励和奖励外,引导基金可再将当年投资项目增值收益的20%让渡给基金管理机构。设立近两年来,引导基金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来,基金投资额逐月大幅增长。
  今年7月,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又多了一个“小兄弟”——省直投基金,省政府委托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和山东财金集团作为受托机构,凡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获省直投基金100万到500万不等的股权投资。用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直投基金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
  章丘煜龙环保科技公司是一家生产气力输送装备的科技型轻资产企业,今年8月,经齐鲁股交推荐,省直投基金向其注入304万的股权投资。
根据政策,被投资挂牌企业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引导基金可按20%代偿,为此一家银行主动向煜龙贷款100万元。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具有不同政策导向的基金群,构建起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省级政府引导基金框架体系。截至10月底,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已参股设立总规模达1451亿元的子基金,完成尽职调查项目490个,上会项目172个,过会项目130个,实现投资项目110个。
  省里的做法已经产生“连带作用”:潍坊出台办法,省直投基金投资的企业,潍坊市级直投基金再跟投100万,各县区再相应配套跟投基金。许多地市也出台了类似的办法。
  记者采访发现,引导基金以股权方式投到企业,并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制挂牌,本来就是企业扩大直接融资、降低间接融资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获得引导基金投入的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省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孟雷介绍,今年集团已完成21家企业的投资,还有33家企业已完成尽职调查。直投基金有效提升了金融和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临沂金蒙新材料公司获得直投基金投资后,以往以至少7%的利率贷款尚且艰难,现在已降为5%左右。
建市场 拓渠道
  投资活力,很大程度上与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资本市场发展规模与经济总量不相匹配,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这导致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占比70%以上,而资本市场活跃度远远不够。建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企业拓展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由此成为必然之选。
  这让人想起山东过往的探索。邵成奎介绍,1992年,为配合股份制企业改造,淄博成立全国第一个乡镇企业投资基金,并催生了全国首家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1999年按国家政策关闭。2009年,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淄博成立天交所第一家省级分市场,趁机“恢复”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勇于探索资本市场的历史基因,随着金改大幕开启急速释放。2013年11月,齐鲁股交成功完成公司制改造。2014年,我省又在青岛成立了蓝海股权交易中心。一个省有两家区域股权市场,这在国内极为少见。
  作为先行者,齐鲁股交两项创新性的制度安排颇为引人瞩目。一是在国内首创企业挂牌分层制度,根据企业类型层次不同,分别对应设立“精选板”“成长板”“众创板”;齐鲁股交还是国内唯一与新三板建立“绿色转板”通道的市场,目前已有36家企业转入新三板。“这使齐鲁股交成为落实国家建立不同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决定的成功先行者。”全国股转系统公司董事长杨晓嘉说。
  企业挂牌、转板通道的建立,有力推动了融资。山东迪浩耐磨管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新介绍,在齐鲁股交挂牌后,公司先后通过股权融资6000多万,转板新三板后,又获得1000万元债券融资和众多投资机构青睐,现在生产线由8条发展到30条,“公司已经由单纯的生产经营步入资本运营时代。”
  “今年以来,各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变走为跑’,挂牌企业数超过前五年总和。”邵成奎难掩兴奋,截至目前,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总量已超1200家,为企业融资286.75亿元,其中直接融资130亿元,股权质押融资43.27亿元,私募股权融资26.93亿元。
  以区域股权市场为“塔基”,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我省已经初步搭建起来。截至今年6月,全省上市公司达到259家,比2012年末增加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发展到461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408家,管理基金规模590.3亿元。上半年,我省股票、债券两项直接融资达到2681.2亿元,同比增长57%。
  我省还在实现股权变现能力上下功夫。临清市与银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推出股权质押增信宝业务,该业务仅以股权质押就能获得贷款,利率远低于企业其他贷款利率,目前13家挂牌企业已累计融资5050万元,其他一些地方也在筹备推出这一举措。